2000年初冬之际,一场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画展在古城西宁悄然拉开了帷幕,这场名为“朱成林旅法油画艺术展”的展览,让我们再次认识了一位行在青藏高原广袤时空之间的艺术之子、性灵之子——朱成林。
朱成林先生1940年生于济南,1958年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学习5年,1963年毕业后在青海一直从事美术工作,期间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油画艺委会主任、政协青海省委员会委员、省群艺馆研究馆员,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
一个成功的画家,在他的绘画创作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朱先生为此而奋斗了几十年。自80年代初从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后,他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的发挥,大量的油画、版画和水粉画作品在国家级美展和国外展览,多次在全国专题性画展、省政府评奖大会上和各类展览中获得大奖,他的作品、成就及名字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文艺家传集》和《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等书集。
朱成林先生在绘画艺术上善于创新,为人民大会堂青海厅绘制的别具风格的巨幅油画壁挂《青海湖》,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文艺作品优秀奖。
1996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2000年9月1日到13日,朱先生先后应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的两度邀请,赴法举办了个人油画作品展,这两次画展不仅引起了欧洲艺术同行的高度激赏,同时也获得了《欧洲日报》、《欧洲时报》、《巴黎龙报》等媒体和众多观众的广泛赞誉,并且有多件作品被巴黎的艺术收藏家倾心收藏,在中法艺术界都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多年来,朱先生漫游在广阔孤寂的青海高原,观察自然、师法自然而“中得心源”。他善于将现实中的物象转变为艺术上的相对的抽象,悟到了“形而上”的精神。从无限丰富的色彩世界中归纳出他自己独特的色彩的“印象”。他的有些作品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法国画家的作品,另一些作品则散发着青海高原的乡土气息,将欧洲的色彩形式语言与青海的自然观溶为一体。不能不说朱成林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色彩面家,从他那斑斑驳驳、无数色点、色线所组成的画面中似乎可以看到凡高和修拉的影子。
《欧洲日报》曾评说:“观看朱成林的油画,有着苏东坡‘横看成林侧成峰’的视觉妙趣。乍看像印象派大师修拉的色彩分割的‘点彩派’作品,其构图又像拜占庭艺术的镶嵌图案;但定睛一看,却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独特田园、牧场、人物,妙趣横生。”
一位法国画家也曾发表观感说:“朱成林的作品色彩极富个性,他用馀补色、对比色并置,把青海高原上强烈紫外线下的特有光色感表达出来了。如果说凡高表现了地中海边的强烈光色的话,朱成林的世界屋脊强色又添了另一种异曲同工的视觉效果。”
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朱成林发现:一种艺术方法如果没有普适性,就没有普遍意义。中国的水墨画很难走出中国国门,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在面具(毛笔),材质(宣纸)、人文理念(儒道佛)、美学传统(写意)、甚至传授方式上都太特化了。而他多年来探索的具像抽象兼得的“泛像”之法,不仅证明能够有效地表达出“地球屋脊”上的视觉,同时也能画好巴黎乃至域外更多的风景,他悦:“我的表现手法是非常简单和稚拙的,乍看起来,没有远近,没有明暗,没有虚实,也没有比例大小,只有一堆颜料和色块的堆砌。但是在我看来,要比单纯的具象或抽象更能打动我。绘画风格可能是一种禀性,但是绘画形式,只与感受和思想有关。不同形式,是画家找到的感受世界的新的视觉方式。”
正是基于这种艺术感觉的敏锐自信和对艺术境界的不懈追求,画家朱成林终于获得了成功,完成了自我的艺术重塑。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馆理论主任刘曦林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成林的画被法国收藏家看中就不再是他个人的机遇,而是中国油画在世界艺坛所展现的前途。”这前途也正因了朱先生和更多中国艺术家的努力和灵性展现而显得更加光明灿烂。
已于11月11日在西宁博纳广场开展的“朱成林旅法油画艺术展”期待你的共鸣,让我们一同为艺术之美而喝彩。
分享按钮